先民在没有文字之前,结绳以记其事。在中国,追溯汉字的起源,源头即是结绳记事。
《周易•系辞》记载:”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汉朝人郑玄《周易注》里说:”古者无文字,结绳为约,事大,大结其绳;事小,小结其绳。”图画是后来的事,象形文字是后来的事,人类文明也是后来的事。
在那个结绳记事的时代,结绳记事的人想必只是头脑单纯的人,结绳记事的生活也必是简单的生活。
无聊如我,有时不免替先民担心。在人类文明的前夜,面对越结越长越结越乱的绳子,先民们将是怎样的痛苦和茫然?
“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”,我们生来就习惯于文字的后人,如何能想象得出那种对有效的记录符号——文字的强烈渴求?
我们已能读懂龟背上的图案,但如果出土一段绳结,我们是否也能够探知先民当初的心意?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?一次部落之间的战斗?或者 不过是一根用来拴麋鹿的绳索,那只向往自由的麋鹿早已不知所踪,却空留下一个后人无法破解的绳结?
KNOTMEMORY
下一篇: 亲爱的,难道我们不幸福吗?
会员登录关闭
注册会员关闭